优质的服务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需求沟通倾听客户需求,了解用户使用环境和现场工况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实际工况,针对性出具解决方案
合同签订技术和商务规范确认,签订合作协议
产品制作选择最优质的元器件,严格按照技术协议
调试安装现场规范安装,静态动态调试,分析仪运行
售后服务后续维护,持续跟进,终身维修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太平河南路1567号均和云谷济南汇智港6号楼
2025年7月13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HJ212—2025代替HJ212—2017)》。这一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污染物监测体系从“在线监控”全面升级为“自动监测+智能监控”一体化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重大变革。
一、标准升级:从“在线监控”到“自动监测+智能监控”
此次发布的HJ212—2025标准是对2017年版本的全面修订和升级。相较于旧版,新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需求和新技术发展。
(一)新增功能与技术要求
新增监控内容:2025版标准首次将用电数据、关键生产工况、门禁状态、VOCs谱图、噪声录音、视频流等纳入强制传输范围,构建了覆盖“排污-治污-监管-取证”全链条的数据闭环。
通信安全要求:增加了“通信安全”和“现场机与上位机通信带宽要求”,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数据标记与处理:完善了“数据标记内容”,增加了数据采集处理与上传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数据的处理流程。
多媒体文件传输:新增了多媒体文件传输技术要求,支持视频流、音频流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为环境监管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二)技术细节优化
术语和定义更新:增加了“用电监控”“视频监控”“数据标记”等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相关技术概念。
编码规则完善:增加了用电及关键生产工况监测参数的编码规则,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附录内容扩充:附录部分增加了数据段加密示例及密钥管理流程、数采仪与移动终端通信协议、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联网信息确认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定方法、多媒体文件传输技术要求等内容,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一)提升环境监管效率
新标准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环境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通过自动监测和智能监控的结合,监管部门可以实时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环境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人为干预和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二)助力企业合规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新标准提供了更明确的合规指引。企业可以根据标准要求,优化自身的环境监测系统,确保数据传输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降低因数据问题导致的环境违法风险。
(三)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新标准的发布将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例如,用电监控、视频监控等新技术的引入,将促进环境监测设备的智能化升级,为环境监测领域带来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发展机遇。
三、行业影响与展望
(一)行业影响
设备制造商:需要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或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对智能监控设备的需求。
环境监测服务提供商:需要调整服务模式,提升技术水平,以适应新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要求。
企业用户:需要对现有的环境监测系统进行改造或升级,确保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二)未来展望
随着HJ212—2025标准的实施,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将更加完善和智能化。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总之,HJ212—2025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我国环境监测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将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环境监测行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