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服务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需求沟通倾听客户需求,了解用户使用环境和现场工况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实际工况,针对性出具解决方案
合同签订技术和商务规范确认,签订合作协议
产品制作选择最优质的元器件,严格按照技术协议
调试安装现场规范安装,静态动态调试,分析仪运行
售后服务后续维护,持续跟进,终身维修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太平河南路1567号均和云谷济南汇智港6号楼
随着湿法脱硫与氨法脱硝技术的广泛应用,固定污染源排放颗粒物的浓度监测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湿法脱硫后高湿、低温的排放工况,抽取式颗粒物浓度在线监测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抽取样气并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液态水对光学测量方法的干扰。
随着非电行业超低排放要求的推进,抽取式颗粒物在线监测在实际应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将从颗粒物浓度测量的难点、等速采样误差分析、管路传输对采样的影响、采样嘴的选取、标准技术规范要求以及常见应用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该技术。
一、颗粒物浓度测量的难点
固定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在排入环境空气后,因混合与冷却会发生凝结、蒸发、凝聚及二次化学反应等过程,这些物理化学变化将改变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和化学组成。因此,如何从排气筒中采集到在环境演化过程中更具代表性的颗粒物样品,使其化学组成更接近真实状况,成为污染源颗粒物采样中的一项技术难题。
燃烧源排放的颗粒物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排出的一次颗粒物,二是以气态形式(如SO₂、NOx、VOCs等)排入大气后经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中又包括直接以固态形式排放的颗粒物,以及在烟气温度下以气态形式排出、在稀释冷却过程中凝结形成的颗粒物。准确测量一次颗粒物排放,对评估污染源贡献和制定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二、等速采样误差分析
等速采样是烟道粉尘采样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S型皮托管测量气体动压,并与采样管中孔板产生的压差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等速采样。操作中需借助倾斜微压计监测两者变化,并及时调整采样流量,确保含尘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Vn)与该点烟气流速(Vs)相等,相对误差应控制在-5%~+10%之间。[1]
若采样速度高于烟气流速(Vn>Vs),采样嘴边缘部分气流中的尘粒因惯性无法随气流进入嘴内,导致采样浓度低于实际值;反之若采样速度偏低(Vn<Vs),则采集的浓度会高于实际浓度。唯有在速度相等时,采样浓度才真实可靠。
三、管路传输对采样的影响
采样口若采用扩散通道结构,可减缓气流和粒子速度,但也会在通道内形成湍流并引起流速进一步降低。湍流可能导致粒子重新分布并在管壁沉降。研究表明,壁面沉降可造成高达50%的粒子质量损失,且超微米级及以上颗粒的损失显著高于亚微米级颗粒。
此外,采样过程中因气流减速可能导致粒子温度上升,部分仪器还会对气溶胶进行加热,致使某些组分挥发。借助成分与挥发率分析可重建原始粒度分布,但挥发也会造成粒子数量减少,光学仪器响应降低,从而导致浓度读数偏低。
另一方面,水溶性离子在加热蒸发后可能析出结晶,形成气溶胶,使光学仪器响应增强,粒子计数偏高,误判为质量浓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