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服务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需求沟通倾听客户需求,了解用户使用环境和现场工况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实际工况,针对性出具解决方案
合同签订技术和商务规范确认,签订合作协议
产品制作选择最优质的元器件,严格按照技术协议
调试安装现场规范安装,静态动态调试,分析仪运行
售后服务后续维护,持续跟进,终身维修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太平河南路1567号均和云谷济南汇智港6号楼
夏季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生产与生活活动的高峰期,其用量大、涉及面广。管住VOCs,就等于锁住了臭氧和PM2.5污染的“咽喉”。近年来,北京在VOCs治理上不断深化,治理思路与举措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追求“好不好”,通过“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全链条管理模式,聚焦“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三大领域精准施策,全方位治理VOCs,持续改善夏季空气质量。
一、工业源: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实现精准治理
针对工业源体量大、挥发物成分复杂等特点,北京指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改造等多种手段实现“精准治理”。6月底前对石化重点企业完成一轮动密封点检测,开展绿色检修,7月底前完成重点治理工程。在涉工业涂装企业及印刷行业,大力推行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及过程管控。
以经开区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为例,其纸张、油墨、覆膜与光油工艺均采用环保材料,从源头上减少了VOCs对环境的影响,经过多次技改创绿,废气有效去除率达98%以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责、科技赋能、社会参与”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模式,截至6月底,绿色企业占比超五成,1月-5月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同比下降12.7%,较2021年同期下降45.0%,累计减排挥发性有机物333吨,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
二、生活源:“一企一策”智能监管,推动绿色升级
生活源门类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北京坚持“一企一策”,提高绿色企业比率。汽修行业VOCs排放在生活源中占比较大,上半年,北京修订发布了更为严格的《汽车维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并在重点区域和企业开展宣贯和帮扶,分步组织开展新标准落实工作。
北京鹏龙瑞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实施“AI监控+密闭作业+净化处理”治理模式,VOCs排放量比以前压减了50%,公司也从C级提升为绿色B级,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北京市朝阳区拥有1300余家汽修企业,占全市1/5,针对汽修行业存在的污染环节多、作业和管理水平参差等问题,按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升级一批的整体思路,大力开展汽修行业综合整治,提升辖区汽修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生活源的另一大来源是餐饮油烟。北京今年在全市实施千家餐饮单位治理提升工程,城六区及通州区、昌平区、大兴区于8月底前完成全年治理提升任务的70%。北京市朝阳区组织物业和商家在商超楼顶集中规范设置油烟净化装置,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既不影响商超的营商环境,又解决了楼内餐饮企业油烟无组织排放问题。
三、移动源:“三监”联动等机制,全链条治理
移动源点多、面广、线长,专项治理期间,北京综合运用“三监”联动、非现场执法、点穴执法、新能源推广等制度机制,多措并举,各个击破。同时,重点强化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和推进沥青生产使用全链条治理。
督促油品储运销企业自查自纠油气回收问题,鼓励车主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加油,引导油库和加油站夜间装(发)、卸(收)油。严格执行车用油品标准,对销售不达标的成品油经营单位依法查处。加强沥青生产、运输、使用全过程管理,结合新一轮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绿色评级工作,组织评级较低的企业开展治理提升;推行沥青混凝土绿色运输,推广新能源(纯电动或氢能)沥青混凝土运输车,引导运输车辆优化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在项目设计、审核、施工等环节推广使用温拌沥青,推动新建公路和城市道路基本应用温拌沥青,道路养护项目逐步提升温拌沥青比例,8月底前,温拌沥青使用比例提升任务完成全年的75%。
北京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VOCs治理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精准治理VOCs,持续改善夏季空气质量,为市民创造更加清新、健康的生活环境,也为全国VOCs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